close
        每當我向同學或朋友提到《Titanic鐵達尼號》音樂劇時,他們都有相同的反應:「鐵達尼號也有音樂劇喔」、「是電影的那個鐵達尼嗎」,讓我啼笑皆非,一方面,百老匯在台灣的市場不大,且大都流於電影所給的印象,也讓我覺得台灣的文化守門員與進口商對百老匯這塊領域所採取的商業考量遠大於藝術與文化價值。

    「Titanic鐵達尼號」音樂劇與「Titanic鐵達尼號」電影均為1997年的作品,雖然都在說鐵達尼號這艘豪華巨輪的故事,但故事內容南轅北轍,音樂劇是將「史實」以新音樂劇的形式做出表達;而「鐵達尼號」電影的故事主軸則放在傑克與蘿絲的愛情故事上,所以根本是兩部完全無關的作品。

鐵達尼號 - 一部新音樂劇(Titanic - A new musical)

       
1997年四月23號,「朗特方坦劇院」上演一齣新音樂劇,轟動百老匯!沒錯,就是「世紀海難」的鐵達尼號音樂劇;詞曲由東尼獎得主、耶魯大學音樂系教授的莫里‧耶斯頓(Maury Yeston)一手包辦,劇本由彼得‧史東(Peter Stone)撰寫,本劇一推出,即在1997年東尼獎贏得「最佳音樂劇」與「最佳音樂劇歌曲」兩項大獎。

         莫里‧耶斯頓與彼得‧史東的相遇是在挽救演出失利的音樂劇《大旅館》時所認識,在成功挽救《大旅館》後,兩人發現擁有共同的夢想 - 將20世紀初的大海難「鐵達尼號」搬上劇場,於是就展開合作,然而,在撰寫劇本時,他們面臨了一個難題:如何將2238人的鐵達尼號「精簡化」!最後,他們以「三」的倍數來呈現:三個職位(眺望員、電報員、鍋爐員)代表了冰山、通訊和動力,三個階級(貴族、中產階級、勞工階級)、三種人性(船東代表貪婪、設計者代表智慧、船長代表權力)以及三個都叫凱莉的女乘客。
        
        基本構想安排好後,莫里‧耶斯頓以「新音樂劇」的方式開始作曲,從序曲到鐵達尼號啟航為止,一共用了六首歌〈 Overture-Prologue- In Every Age〉、〈How Did They Build Titanic〉、〈There She Is〉、〈 I Must Get on That Ship〉、〈The 1st Class Roster〉、〈 Godspeed Titanic〉,長達十五分鐘的歌曲不間斷,內容包括介紹鐵達尼號、服務生與乘客的問答、對鐵達尼號的驚嘆、到啟航時全體的祝福,氣勢雄壯、一氣呵成。
        
        啟航後,頭等艙的乘客、駕駛艙的人員興奮用著20世紀初的新發明 -「電報」,讚嘆科技的進步與舒適〈Barrett's Song〉,但底下的鍋爐員仍得頂著高溫來控制鍋爐〈To Be A Captain〉,女士們則是興奮的在甲板上參觀和聊天〈Lady's Maid〉;頭等艙安排了盛大的舞會,有位紳士想在舞會上向愛人求婚,設計師安德魯斯也在宴會上向貴賓們介紹鐵達尼號的設施〈What A Remarkable Age This Is〉、〈The Proposal / The Night Was Alive〉、〈Hymn /Doing The Latest Rag〉,年輕的小姐們更是對舞會的新奇感到高興〈I Have Danced〉。
        這時,甲板上的眺望員因為望遠鏡無故失蹤,在無風無月、視線不良的時刻以目視觀望是否有冰山,當發現時已經來不及了〈No Moon〉、〈Autumn / Finale〉。(第一幕結束)

        第二幕開始時,乘客從睡夢中驚醒,整個甲板亂成一團〈Dressed In Your Pyjanas In The Grand Salon〉,船東、船長、設計師則是為了「責任歸屬」的問題互相開罵〈The Blame〉;大家開始搶搭救生艇,決定由女士優先搭乘〈To The Lifeboats〉,但場面仍然混亂〈I Must Get on That Ship〉,男士則是互相加油打氣,約定明天見〈We'll Meet Tomorrow〉;梅西百貨創辦人則是不捨妻子,決定共生死〈Still〉;船長將自己關在駕駛艙內,決定與鐵達尼號一起沉入海中〈To Be A Captain〉,設計師安德魯斯到死前一直在修改鐵達尼號的設計圖〈Mr. Andrew's Vision〉...,最後生還者與亡魂們合唱著〈 Godspeed Titanic〉的旋律,以祈禱的心情落幕〈Epilogue In Every Age〉。(全劇終)

Titanic - A new musical的
音樂特色

《鐵達尼號》音樂劇的特色,有二點值得注意:

一、   莫里‧耶斯頓(Maury Yeston)的作曲:莫里‧耶斯頓擅長華爾茲與進行曲,在之前的作品《九》(Nine)、《魅影》(Phantom)即可聽出作曲家對華爾茲的控制與設計極為流暢、清麗脫俗,在 《鐵達尼號》中更將華爾茲與進行曲搭配到極致;編曲方面,則採用「電影配樂」的方式,補強以前耶斯頓過弱的銅管部分,增強了《鐵達尼號》鋼骨般的氣勢。

二、大量的合唱:《鐵達尼號》音樂劇配了大量的合唱,全劇23首歌曲,有18首是合唱曲,壯大鐵達尼號的氣勢,尤其是開幕的六首連串歌曲,更是合唱曲中經典;眺望員的〈No Moon〉、〈Autumn / Finale〉也可以顯示莫里‧耶斯頓(Maury Yeston)對合聲、對位法的熟悉與靈活運用,堪稱音樂劇史上的一絶!

Titanic - A new musical的劇場評價與經營

       
1997東尼獎頒獎典禮上當時呼聲最高的並非本劇,而是法蘭克懷得洪(Frank Wildhorn)的《變身怪醫》(Jekyll & Hyde),在頒獎之前《鐵達尼號》可以說是被樂評和流言罵到臭頭,但在東尼獎頒獎典禮上鹹魚大翻身,抱回了「最佳音樂劇」與「最佳音樂劇歌曲」兩項大獎。

        但《鐵達尼號》在劇場經營時卻沒考慮到成本問題,《鐵》劇樂團的配置比一般百老匯的音樂劇還要複雜(一般音樂劇使用28人管弦樂團,《鐵達尼號》則高達32人),又使用極大量的合唱,成本已經很高了,又不巧遇到1997亞洲金融風暴,一連串的打擊,讓精緻的音樂劇只撐了一年多即賠本下檔,負債千萬美元的莫里‧耶斯頓(Maury Yeston)則再也無力推出新劇。

相關專輯

只有一張,即《鐵達尼號:
一部新音樂劇(百老匯首演卡司錄音)》(Titanic - A new musical Original Broadway Cast Recording)。音質清晰,強力推薦,目前只有美國本土有存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式分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